- 2021/2/2 19:46:42
- 类型:原创
- 来源:电脑报
- 报纸编辑:电脑报
- 作者:电脑报
好消息是,现在无线充电技术又有了新突破。日前,摩托罗拉与小米双双公布了隔空充电技术。
昨日上午,小米正式发布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,接收端设备都不需要任何充电线、充电底座,即使距离发射端设备数米远,也能实现自动隔空充电。
据悉,小米自研隔空充电技术是通过小米自研隔空充电桩实现的,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。
它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,可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,精准探测手机位置,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,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。
与以往的无线充电技术一样,手机(接收端)也需要内置相应的组件,才能接收到发射端发出的能量。
不同的是,传统的无线充电手机内部内置的是线圈,而手机要支持隔空充电,内部则需要内建“信标天线”和“接收天线阵列”。
其中,信标天线的作用是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,让发射端能够找到接收端的位置,然后发射端在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定向发射毫米波信号。
这个时候手机端内建的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,就可以将发射端发出的毫米波信号,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,以实现隔空充电体验。
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,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,同时为多台设备进行远距离隔空充电,且每台设备的充电功率可达5瓦,甚至有异物遮挡也并不会降低充电效率。
官方强调,这一整套自研系统,小米拥有17项技术专利。
有了这项新技术,小米自研隔空充电可为智能手表、手环等穿戴设备隔空充电。未来客厅包括音箱、台灯等小型智能家居产品,都可以实现无线供电设计,彻底摆脱电线束缚,真正实现客厅无线化。
与此同时,摩托罗拉也通过视频展示了自己的无线充电技术,和小米的解决方案不一样,摩托罗拉隔空充电依靠桌面毫米波发射器,实现定向充电,范围是 80-100 厘米。
根据视频显示,两台Motorola edge手机分别放在距离发射端1米与80厘米远处,均可自动实现隔空充电。
据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表示,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距离,已经可以做到远远大于当前以Qi技术为主的接触式充电,且实现了可以多台手机同时充电,拥有更高自由度的同时,还兼具安全性能,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充电。
不过,在演示视频中,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并不能穿透障碍物,用手挡住充电发射端之后,就停止了充电。
对于网友产生的质疑,昨日晚间摩托罗拉再次更新自家隔空充电技术视频。
从视频中可以看出,在放置多种异物进行阻挡后,手机依然可以正常充电,并且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同样支持边冲边玩。
陈劲表示,首部演示视频中手挡住充电器会停止充电,是专门为用户健康开发的安全设置。
主要是在功率较大的充电器发射端集成了感应装置,检测到人体遮挡时提供的安全保护,这是工程设计的人机保护常识。
虽然两家都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,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,各有特别处。除此之外,包括OPPO、vivo、三星等厂商都爆出过隔空充电的消息。虽然技术还在发展中,但也表明我们距离真正的无线充电时代越来越近了。
好消息是,现在无线充电技术又有了新突破。日前,摩托罗拉与小米双双公布了隔空充电技术。
昨日上午,小米正式发布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,接收端设备都不需要任何充电线、充电底座,即使距离发射端设备数米远,也能实现自动隔空充电。
据悉,小米自研隔空充电技术是通过小米自研隔空充电桩实现的,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。
它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,可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,精准探测手机位置,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,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。
与以往的无线充电技术一样,手机(接收端)也需要内置相应的组件,才能接收到发射端发出的能量。
不同的是,传统的无线充电手机内部内置的是线圈,而手机要支持隔空充电,内部则需要内建“信标天线”和“接收天线阵列”。
其中,信标天线的作用是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,让发射端能够找到接收端的位置,然后发射端在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定向发射毫米波信号。
这个时候手机端内建的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,就可以将发射端发出的毫米波信号,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,以实现隔空充电体验。
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,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,同时为多台设备进行远距离隔空充电,且每台设备的充电功率可达5瓦,甚至有异物遮挡也并不会降低充电效率。
官方强调,这一整套自研系统,小米拥有17项技术专利。
有了这项新技术,小米自研隔空充电可为智能手表、手环等穿戴设备隔空充电。未来客厅包括音箱、台灯等小型智能家居产品,都可以实现无线供电设计,彻底摆脱电线束缚,真正实现客厅无线化。
与此同时,摩托罗拉也通过视频展示了自己的无线充电技术,和小米的解决方案不一样,摩托罗拉隔空充电依靠桌面毫米波发射器,实现定向充电,范围是 80-100 厘米。
根据视频显示,两台Motorola edge手机分别放在距离发射端1米与80厘米远处,均可自动实现隔空充电。
据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表示,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距离,已经可以做到远远大于当前以Qi技术为主的接触式充电,且实现了可以多台手机同时充电,拥有更高自由度的同时,还兼具安全性能,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充电。
不过,在演示视频中,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并不能穿透障碍物,用手挡住充电发射端之后,就停止了充电。
对于网友产生的质疑,昨日晚间摩托罗拉再次更新自家隔空充电技术视频。
从视频中可以看出,在放置多种异物进行阻挡后,手机依然可以正常充电,并且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同样支持边冲边玩。
陈劲表示,首部演示视频中手挡住充电器会停止充电,是专门为用户健康开发的安全设置。
主要是在功率较大的充电器发射端集成了感应装置,检测到人体遮挡时提供的安全保护,这是工程设计的人机保护常识。
虽然两家都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,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,各有特别处。除此之外,包括OPPO、vivo、三星等厂商都爆出过隔空充电的消息。虽然技术还在发展中,但也表明我们距离真正的无线充电时代越来越近了。
报纸客服电话: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:pcw-advice@vip.sina.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:987349267(QQ) 广告与活动:675009(QQ) 网站联系信箱:cpcw@cpcwi.com
Copyright © 2006-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