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9/9/11 10:47:31
- 类型:原创
- 来源:电脑报
- 报纸编辑:电脑报
- 作者:
绕过人脸识别并不难?
人脸识别
值得关注的是,无论ZAO是否一款短命火爆产品,其背后却是一个严重问题:我的脸还好吗?
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上个月就曾表示,“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,一旦泄露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。”
相较指纹等其他生物特征,人脸识别最大不同就在于,它能无需接触,就远距离发生作用——这意味着,相关机构和个人可能未经当事人同意、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并搜集其数据,进而非法使用。
2011年,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·施密特说,人脸识别“很可怕”,并承诺谷歌公司不会建立用户照片的数据库;去年7月,科技巨头微软总裁史密斯( Brad Smith)发表官方博文,谈到了人脸识别给社会带来的复杂影响。
更担心的是非法利用——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。实际上,利用Deepfake造假技术,艾玛·沃森等一众欧美女明星,此前就被“换脸”在了不可描述的小电影上,一时轰动全网。
ZAO也是如此。有用户担心,ZAO采集了用户面部信息,同时也在注册时获得了自己的手机号,是否会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支付宝、网上银行等APP的实名认证,从而危及自己的金融财产安全。
一位国有大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表示,其团队今年年初找权威机构做过人脸识别相关的检测,活体检测、视频攻击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,虽然后台算法升级会使防控效果有一定提升,类似换脸的攻击威胁还是会一直存在。
不过,上述人士也强调,人们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忧,因为“目前在手机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是作为辅助认证,要辅以短信等其他认证工具。小额支付领域风险较小,强调便捷,在有相关赔付保障情况下采取人脸识别问题应该也不大。”
据了解,“刷脸支付”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,在进行人脸识别前,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,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、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,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。
“AI换脸”已形成黑色产业链
有网友表示,ZAO这次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,是因为以往的换脸视频,对技术有着比较高的门槛要求,而ZAO一下子把门槛降到了最低,普通手机用户都可以玩了。
其实,这背后还有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——目前,“AI换脸”已经形成一个非法牟利的地下黑色产业链。
此前新京报就有报道称,互联网上大量出现通过“AI换脸”实现的由知名女艺人“主演”的不雅视频,在百度贴吧、闲鱼等主要网络平台均有出售。
而据“智东西”此前报道,目前AI换脸黑产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,从下游成品情色视频、中游定制视频到上游软件及教程都有提供,有的卖家甚至提供全产业链产品和售后服务。
根据锌刻度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来看,这种情况并未得到好转。比如,在浏览器搜索“换脸教程”,有多个教程详述制作细节,足够教会用户如何使用“换脸”技术;在淘宝、咸鱼等平台搜索“换脸”,大部分商家显示可售卖成品照片及提供定制服务,部分商家还售卖软件和教程;至于在deepfake吧里,则可以找到明显带着暗示性字眼的资源帖。
换头换脸成本不高
这些不法商家之所以如此明目张胆,与早前监管的缺失不无关系。值得庆幸的是,相关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“AI换脸”技术带来的危害性。
今年4月,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和物权编草案的二审稿新增了这样一条规定:任何组织或者个人,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。
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在5月底发布的《数据安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中也提到,“网络运营者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合成新闻、博文、帖子、评论等信息,应以明显方式标明"合成"字样;不得以谋取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自动合成信息。”
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高度的不确定性、创新性和复杂性,面对千变万化的应用场景,目前想要所有乱象得到根治也绝非易事。
毕竟技术本无罪,全看使用技术的人想拿它做什么。目前来看,更重要的是相关AI企业应该坚守自身底线。著名学者吴伯凡就认为,科技本身是不能向善的,应该是让科技向善,人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有初心,让科技向善。
报纸客服电话: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:pcw-advice@vip.sina.com 友情链接与合作:987349267(QQ) 广告与活动:675009(QQ) 网站联系信箱:cpcw@cpcw*.c*m
Copyright © 2006-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